深圳之声_打造深圳最全面的企业资讯平台
您当前的位置 : 深圳之声  >  资讯
2021年社会心理服务公益讲座系列——母爱,儿童成长中的核动力
2021-02-20 15:28:05 来源:互联网 阅读:-

2月6日,深圳市龙华区卫生健康局深圳市龙华区慢性病防治中心(精神卫生中心)主办,武汉大学深圳研究院协办的公益线上直播讲座圆满结束。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、大连医科大学兼职教授、大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委员会心理专家、辽宁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常务理事、中华医学会心身分会成瘾学组委员刘宏,主讲了“母爱,儿童成长中的核动力”的直播讲座,感谢大家的关注。

(长按扫描下图二维码观看直播回顾)
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:

"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、精神上的完美状态,以及良好的适应力,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。"

这就是人们所指的身心健康,也就是说,一个人在躯体健康、心理健康、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,才是完全健康的人。

生命的诞生

父亲提供精子与母亲的卵子结合,形成受精卵,进入子宫后,开始发育长大。

第1~2个月感觉器官初现雏形

第3~4个月触觉、味觉形成

第5~6个月听觉开始发达

第7~8个月视觉变得敏感

第9~10个月感官发育完善

科学生命观: 孩子是独立个体,基因的延续

孩子不愿意做的时候不要强迫

科学成才观: 好成绩&人才,智商&情商

让孩子喜欢上学习而不是喜欢上成绩。

科学是非观:听话乖孩子&青春期逆反

不要觉得孩子调皮未来就走不好,孩子调皮是个性培养的重要时期。

科学成长观:逐渐成长&拔苗助长

不要拔苗助长,孩子学龄前需要游戏过程,不要让过多的报班占用了孩子的时间。

观众问答环节

问题1:小孩子渡过俄狄浦斯期成长快一点好,还是慢一点好?

首先要有一个快慢的比较,有的人一两年,有的人会更长,甚至一辈子都在俄狄浦斯期。例如网上说的“妈宝男”,就是在俄狄浦斯期没有互动好,孩子在长大发育好以后成为独立的个体离开家庭,就是最好的结果。

问题2:如何让孩子知道世界上坏人多,但是要做个好人?真的挺难

实际上,世界上还是好人多,不要让孩子觉得世界上坏人多,会让孩子难以选择,要让孩子选择TA想做的人。

问题3:母亲经常用“我这都是为你好”来解决亲子之间的问题——怎么理解这种“母爱”?

这种说话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,这种母爱更像一个不等价的交换,谈生意一样。有人说正常的孩子都是爱学习的,书中有很多孩子不知道的事务,TA们自己会去探索。

接下来的每周,我们都会举行公益线上直播讲座,邀请心理领域中知名的专家、教授给大家分享心理知识,帮助我们对身心健康有更多了解。欢迎大家继续关注!


推荐阅读:临汾视窗

频道推荐